2024年“新质生产力”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

【金色港湾资讯网为您推荐阅读】

在2024年北京两会上,“新质生产力”首次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,成为代表委员广泛关注和热议的焦点。

2024年,北京将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新动能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同时,政府工作报告也详细提出7项将落实的具体任务,涉及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、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。

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发挥主导作用

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?有别于传统生产力,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、技术含量高、知识密度大,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当前,北京正在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而科技创新也成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。

2023年,北京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,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,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强,怀柔科学城16个设施平台进入科研状态,“悟道3.0”大模型、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“夸父”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涌现,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超过270个。

在北京市政协委员,全国工商联副主席,北京市商会副会长,奇安信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齐向东看来,科技创新对打造新质生产力有主导作用。“理解新质生产力,要抓住‘新’与‘质’两方面。‘新’是指在新技术、新经济、新业态下产生的生产力;‘质’是指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。”齐向东提出,数据、信息、网络作为三大新生产要素,具备整合传统生产力的能力,能从生产要素衍生出由数据生产力、信息生产力和网络生产力构成的新质生产力。“北京创新底蕴深厚,促进新机制、新主体、新场景通力合作,能加速三大新生产要素‘羽化蝶变’。”齐向东提出,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目标,培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加速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“质”的突破。他还建议在创新中心建设、重大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,推进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。

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

产业是经济之本,是生产力变革发展的具体领域,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靠整合科技创新资源,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产业。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鑫提到,2024年北京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,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生态培育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,充分释放绿色经济潜能。

2024年,北京将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,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,做优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,出台第三轮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,大力支持量子、类人机器人、商业航天、6G等未来产业发展。由此可见,未来产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根基和新动能。

此前,根据去年发布的《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》,北京已在未来信息、未来健康、未来制造、未来能源、未来材料、未来空间等六个领域布局了通用人工智能、6G、智慧出行、量子信息等20个未来产业,北京也正在成为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策源高地。

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转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浪潮下,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。北京市政协委员、民建北京市委会秘书长王虹认为,北京发挥智能制造技术供给和应用场景丰富等独特优势,以智能制造赋能新型工业化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
王虹提出,发展新质生产力,需建强“创新链”和激活“产业链”。其中,“创新链”聚焦核心科技,通过建立“龙头企业+科研院所+一流高校”协同研发机制,打造市级智能制造实验室,重点研发高性能新型传感器、精密减速器、伺服电机等关键智能部件。同时,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平台,完善工业云计算、企业上云、大数据服务建设;“产业链”则围绕创新聚合需求,加快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产业基地,建成一批智能制造样板车间,引领区域内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。同时,鼓励智能制造产业链企业间实施横向集成合作或兼并重组,推动区域智能制造企业一体化升级。

此外,以氢能产业为例,北京市人大代表、北汽福田董事长常瑞介绍,最初一代的氢能源客车抗寒性能、续航里程、燃料电车发动机稳定性不尽如人意,经过北京产学研用等各界攻关,氢能源客车逐渐摆脱了上述难题。他认为,科技创新的优势可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,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,从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,助力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文章来源:http://bj.people.com.cn/n2/2024/0126/c233088-40727636.html

顶一下
(0)
0.00%
踩一下
0
0.00%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