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越半个城赏花琴亭湖公园杜鹃花文化节开幕
【金色港湾资讯网为您推荐阅读】
春天明媚,鲜花盛开。 福州各大公园、景区、乡村都已进入“花卉世界”。 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故事被改编成语文教科书封面,成为网络热议话题。 各种花花草草丰富了朋友圈,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踏青。 许多以花卉为媒介的文化旅游活动逐渐流行。
琴亭湖公园有很多园林景观小品,非常适合拍照打卡。记者包华 摄
6日,第四届杜鹃文化节在琴亭湖公园拉开帷幕,125个品种近3万株地生杜鹃花争奇斗艳。 杜鹃花在春风中怒放。 火红的“火烈鸟”、明黄色的“羊鸭”、娇小精致的粉色“麒麟”、叠加的白嫩粉色“神州旗”、渐变橙色的“如意”,让世界显得更加迷人。 赏花的居民看得眼花缭乱。 公园主展区还创作了一组园林景观小品,以“连云盆景”的设计理念展示了近50株高品质杜鹃盆景。 “参加一年一度的杜鹃花展,很有仪式感。有的朋友甚至跑了半个城市来赏花。” 家住建发灵地的张阿姨说。
活动期间,琴亭湖公园还举办了杜鹃科普讲座、传统文化表演、园内写生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 据了解,自2013年以来,琴亭湖公园已从浙江引进杜鹃花近80种。 从此,杜鹃花的种植品种、数量和景观营造都取得了新的突破。
桃花流水消失,除了这个世界,再无其他世界。 桃花是春天的使者。 西湖公园的柳堤沿岸,一百多朵桃花盛开。 春天来临时,游船小船来来往往,游人在水边赏花,别有一番风味。 金鸡山公园内,满山桃树,如烟似云,令人心旷神怡,流连忘返。 森林公园和巫山历史区也盛开着大片桃花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。
在鲤鱼洲樱花岛,游客徜徉在如伞般的粉色樱花海中。记者鲍华摄
三月的牯岭还有一场花海盛会,大阳坪的梅花、贾湖的樱花、竹里林下营地的梨花、路边、农家、野田的山茶花、玉兰花。 这里招摇的紫色花、紫云英、荠菜,无不歌颂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的生命之美。
除公益赏花游外,一些生态农场、茶园、景区也大力发展“赏花+”模式,推动农业、文化、旅游融合。 牯岭杜鹃农场园主郭庆告诉记者,为了不让闲置土地被废弃,他尝试着种了一小块油菜花。 没想到景观效果特别好,还吸引了一些围观的人。
“现在市区赏花主要是公益性的,各大景区的赏花同质化比较严重,单靠门票已经不能成为卖点。短期来看,赏花虽然不能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增加景区旅游收入,从长远来看和综合效益来说,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” 郭庆说道。
如何以鲜花为媒,发展“赏花经济”? 郭庆认为,赏花必须与采摘、露营、农耕、科研、康养等多元化业态深度融合。 它还必须有一种有竞争力的产品,是别人可以得到的,没有人有而我有,而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优秀的,才能转化为二次收入。 。 “牯岭近年来成为团队建设和学习的‘新宠’,这里有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底蕴,清新的自然生态,还有展览馆、书店、餐厅、餐厅等配套设施。” “民宿。深受户外、旅游群体的欢迎,影响力不断扩大。”他说。 (记者朱蓉)